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制砂在建筑工程中的技术要求、生产与检验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和砂浆等建筑材料的相关设计、施工及验收。
Title:Technical Standard for Manufactured Sand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5162-2024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是吉林省地方性标准,于2024年实施。该标准主要规定了机制砂的生产、检验、运输和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原材料选择
标准中明确指出机制砂应采用质地坚硬、无风化、无杂质的岩石作为原料。例如石灰岩、花岗岩等。原料粒径应在3mm至75mm之间,并且含泥量不得超过1%。这是为了确保最终产品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技术指标
在技术指标部分,标准提出了颗粒级配、坚固性、压碎值等多项具体要求。其中颗粒级配需符合表1所示范围,坚固性不大于8%,压碎值不大于10%。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机制砂用于混凝土时的工作性和强度表现。
生产工艺
对于生产工艺,标准强调应采用反击式或锤式破碎机进行粗破,之后通过圆锥破碎机细破,最后利用制砂机整形。整个过程需要控制好进料速度与出料粒度,保证成品机制砂粒形接近圆形,表面光滑。
应用领域
标准还特别提到机制砂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拌合物制备。特别是在C30及以上等级混凝土中,推荐优先选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这不仅能够缓解天然砂资源紧张的问题,还能提高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检验方法
关于检验方法,标准给出了详细的取样规则及试验项目。比如每批次取样量不少于60kg,分别检测含水率、细度模数、有害物质含量等参数。此外还要求定期开展型式检验以验证产品质量稳定性。
运输储存
最后,在运输储存环节,标准建议采用封闭式车辆运输,并注意防潮防晒措施。堆场地面要硬化处理,堆放高度不宜超过5米,同时要做好标识工作区分不同规格型号的产品。
以上就是对《DB22/T 5162-2024机制砂应用技术标准》重要内容的部分解读。希望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促进机制砂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