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运工程中桩位无人机测量的基本要求、作业流程、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运工程中的桩位测量及相关技术应用。
Title:Guidelines for UAV Surveying of Pile Positions in Waterwa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6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6/T 1081-2024水运工程桩位无人机测量导则》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运工程中使用无人机进行桩位测量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水运工程中采用无人机技术进行桩位测量的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无人机测量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 术语和定义
- 无人机测量系统:由无人机飞行平台、传感器设备、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的综合测量系统。
- 控制点:用于确定测量区域基准位置的固定点。
这些术语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概念基础,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的操作失误。
3. 无人机选择与准备
标准要求根据测量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无人机型号,并对无人机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电池电量、传感器状态等。此外,还需确保无人机具备良好的抗风性能和稳定飞行能力。这一环节强调了设备安全性与可靠性的重要性。
4. 作业环境条件
在执行测量任务前,需确认天气状况良好(如无强降雨、大雾或极端风速),同时保证作业区域内无障碍物影响飞行安全。这些条件直接影响到数据采集的质量,因此必须严格遵守。
5. 数据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过程中应遵循“先高后低”的原则逐步调整飞行高度以获取全面覆盖的数据;对于复杂地形则需要增加重叠率来提高精度。采集完成后,利用专业软件对原始影像进行预处理并生成三维点云模型。此部分详细说明了从实际操作到后期处理的关键步骤。
6. 成果提交与验收
最终成果应包含完整的测量报告及电子文档形式的成果文件。报告内容至少涵盖项目概况、技术方案、实施过程记录、质量检验结果以及附带的照片或截图等资料。同时,还须组织专家团队对提交成果进行审核验收,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3206/T 1081-2024》不仅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针,而且特别注重整个工作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把控,这对于保障水运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