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居家康复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控制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为脑卒中病人提供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服务的相关机构和个人。
Title:Specification for Home-based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of Motor Function Disorders in Stroke Pati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7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3/T 1055—2024 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障碍居家康复服务规范》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脑卒中病人的居家康复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等核心概念。例如,“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而“运动功能障碍”则是指因脑卒中引发的身体某部分或整体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这些定义有助于确保所有参与康复工作的人员对术语有统一理解。
康复服务内容
标准规定了康复服务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评估:初次接触患者时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功能性评估。
- 制定计划: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明确短期与长期目标。
- 实施训练:按照计划开展针对性的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活动。
- 效果评价:定期复查并调整康复策略以适应病情变化。
家居环境改造建议
为了创造更有利于康复的居住条件,标准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 确保通道畅通无阻,便于轮椅通行;
- 在卫生间安装扶手,防止滑倒;
- 使用防滑地板材料;
- 配备适当高度的家具,方便患者取物。
心理支持
除了身体上的恢复,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因此,标准强调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引入心理咨询师协助处理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家属培训
家属是患者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持力量。本标准特别指出,应对家属进行必要的知识普及和技术指导,使其能够正确地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来,比如学习如何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活动(ADL),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基本急救技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DB3203/T 1055—2024》不仅涵盖了从评估到执行再到后续跟踪的全过程管理框架,还特别注重细节处理,力求做到既专业又实用,对于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