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碳普惠项目中低碳出行活动的减排量核算方法、基本原则、计算步骤及数据质量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个人或团体通过步行、骑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出行方式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核算与申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Calculation of Low-carbon Travel under Carbon Incentive Projects in Hebe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3043-2024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中的低碳出行部分,对如何科学核算通过低碳出行方式减少的碳排放量进行了系统性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低碳出行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标准的3.1条文中提到,低碳出行是指采用公共交通工具、非机动车或者步行等低能耗、低污染的交通方式出行。这一定义明确了低碳出行的范围,包括了公共交通如公交车、地铁等,也涵盖了非机动交通工具如自行车以及最环保的步行方式。这为后续的减排量核算提供了明确的对象界定。
接着,标准在4.1条文中指出,核算低碳出行的减排量时需要考虑基准情景和实际情景两个方面。基准情景指的是如果没有实施低碳出行项目,预计会发生的交通碳排放情况;而实际情景则是指实施低碳出行项目后实际发生的交通碳排放情况。通过对比这两种情景下的碳排放量差值,就可以得出该项目所产生的减排量。这种对比方法确保了减排量计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再者,标准在5.1条文中强调了数据收集的重要性。为了准确核算低碳出行的减排量,必须收集详实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城市人口规模、公共交通使用率、非机动车道长度、步行街数量及长度、各类交通工具的平均载客量、燃料消耗量等信息。这些数据将直接影响到减排量核算结果的精确度,因此要求相关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与更新机制。
此外,标准在6.1条文中提出了具体的减排量计算公式:减排量等于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总量减去实际情景下的碳排放总量。这一公式简单明了,便于操作执行。同时,标准还给出了不同类型的低碳出行方式对应的碳排放因子参考值,比如每公里乘坐公交车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0.1千克,骑自行车每公里可减少约0.02千克二氧化碳排放量等。有了这些参考值,可以更方便地估算出具体的减排量。
最后,标准在7.1条文中要求所有参与低碳出行项目的主体都应当定期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减排量核算结果,并接受第三方机构的审核监督。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减排量核算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弄虚作假行为的发生。
综上所述,《DB13/T 3043-2024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中的低碳出行部分从定义、核算原则、数据收集、具体计算方法到监督管理等多个环节做出了明确规定,为推动低碳出行项目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