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南道地药材夏枯草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地区夏枯草的规范化种植与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Henan地道 Herbs - Prunella Vulgar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TCMA 070-2022与旧版标准对比:夏枯草种植中的水分管理》
在THTCMA 070-2022《河南道地药材 夏枯草栽培技术规程》中,相较于旧版标准,对夏枯草生长过程中的水分管理提出了更为详尽的要求。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灌溉频率和土壤湿度控制上。
根据新版标准,夏枯草在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每周应灌溉一次,每次灌溉量以15至20毫米为宜。而在现蕾期到开花期,由于此阶段是夏枯草生长最为旺盛的时期,水分需求显著增加,建议每五天灌溉一次,灌溉量提升至25至30毫米。进入果实成熟期后,为了防止植株徒长影响产量和品质,灌溉次数减少至每七天一次,灌溉量维持在15至20毫米之间。
这种调整是基于近年来对夏枯草生长习性的深入研究得出的结果。通过优化灌溉方案,既能满足夏枯草不同生长期的水分需求,又能有效避免因过度灌溉导致的病害发生。例如,在苗期如果土壤过于干燥,会影响幼苗根系发育;而在果实成熟期若水分过多,则容易造成植株倒伏,降低产量。
实际操作时,种植户应结合天气状况灵活调整灌溉计划。如遇连续阴雨天气,可适当延后灌溉时间;遇到干旱情况,则需提前并加大灌溉力度。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田间排水系统是否通畅,确保雨后能迅速排除多余水分,避免根部缺氧。
通过遵循新版标准中的水分管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夏枯草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