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大豆轮作耕地保育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玉米与大豆轮作模式下的耕地保育实践。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ervation of Arable Land in Maize-Soybean Ro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玉米大豆轮作耕地保育技术规范》(DB21/T 3990-2024)是辽宁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土壤肥力管理
本标准强调了合理施肥的重要性,要求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肥料用量,避免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和养分失衡。建议采用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策略,增加有机肥投入比例至总施肥量的40%以上。同时提倡使用缓释肥料,减少养分流失。
二、轮作制度设计
推荐实行三年一轮作周期,即两年玉米种植后一年大豆种植。这种模式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资源,防止连作障碍的发生。在具体操作上,需注意前茬作物收获后的残茬处理,可采取粉碎还田或覆盖地表的方式,既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又减少了病虫害传播风险。
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为保障水分供给稳定,标准提出建设完善的灌溉排水系统。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应确保有足够水源供应,防止因缺水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此外,还应定期检查沟渠通畅情况,及时清除淤积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四、病虫害综合防控
提倡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开展病虫害治理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田间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及早发现潜在威胁;另一方面则要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等措施来控制害虫数量。对于化学药剂的应用,则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并优先选用低毒高效产品。
五、耕地质量评价与监测
建立长期定点观测点,定期采集土样检测理化性质变化趋势。通过对各项指标数据积累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耕地健康状况,为制定下一步改良方案提供依据。另外,在实施任何新的耕作措施之前,都应当先进行小范围试验验证其可行性与效果。
以上内容仅是对该标准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灵活调整。希望广大农业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促进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耕地可持续发展事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