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峡两岸共通智能鞋服数据接口的技术要求、功能要求和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智能鞋服产品在设计、开发、生产和测试中的数据接口标准化。
Title:Common Data Interface Requirements for Intelligent Footwear and Apparel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海峡两岸共通智能鞋服数据接口要求》(DB35/T 2188-2024)是福建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智能鞋服的数据接口要求,促进两岸智能鞋服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以下选取了该标准中的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智能鞋服”的定义,即通过嵌入传感器、芯片等电子设备,具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功能的鞋服产品。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统一的基础概念,确保各方在讨论智能鞋服时有共同的理解。
二、数据接口要求
1. 数据格式:标准规定了智能鞋服的数据应采用JSON或XML格式。这两种格式易于解析且广泛应用于Web服务中,能够有效保证数据的可读性和互操作性。
2. 数据安全:要求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使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隐私。这包括但不限于SSL/TLS协议的使用,以及对敏感信息如用户身份信息的加密存储。
3. 数据完整性:提出要建立校验机制来保证数据完整无损地到达接收方。例如可以使用哈希值比对的方法验证数据是否被篡改。
三、功能要求
1. 数据采集:智能鞋服需具备多种传感器的支持能力,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心率监测器等,并能准确记录使用者的各项生理参数及运动轨迹。
2. 数据分析:对于收集到的数据,系统应当提供基本的数据分析功能,如统计平均值、最大最小值等,同时支持自定义算法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3. 用户交互: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标准建议智能鞋服配备触摸屏或者语音输入输出设备,方便用户查看信息并调整设置。
四、兼容性测试
为了确保不同品牌、型号之间的智能鞋服能够良好协作,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兼容性测试的重要性。制造商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兼容性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与其他品牌的智能终端对接测试、跨平台应用测试等。
以上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上它涵盖了从硬件设计到软件开发再到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指导原则。希望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