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照明装置节能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节能措施、运行维护及评价改进。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照明装置的节能管理,住宅建筑可参照执行。
Title:Energy-saving Management Guideline for Building Lighting Equip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建筑照明装置节能管理导则》(DB35/T 2197-2024)是由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旨在指导建筑照明系统的节能管理工作。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建筑照明装置”、“照明功率密度”等专业术语的含义。例如,“照明功率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平均照度与该区域实际安装的灯具总功率之比,单位为W/m²。这一概念对于评估建筑照明系统的能效至关重要。
照明设计原则
在照明设计部分,强调了根据建筑功能分区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及控制方式的原则。比如,在办公室区域推荐使用高效LED灯具,并结合人体工学原理调整工作面照度水平,以提高视觉舒适度同时降低能耗。
节能措施
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的节能措施:
1. 自然采光利用:鼓励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来减少白天人工照明的需求。
2. 智能控制系统:建议采用可调光、感应开关等智能化设备,实现按需照明。
3. 定期维护保养:要求定期清洁灯具表面灰尘,检查线路连接情况,确保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测试方法
关于如何检测照明系统的性能,规定了详细的测试流程。包括但不限于测量照度分布、计算LPD值等步骤,这些数据可以作为评价照明方案是否符合节能要求的重要依据。
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长期有效的节能效果,还特别强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年度节能计划、培训相关人员掌握正确操作技能等内容。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建筑照明装置节能管理导则》不仅提供了技术指导,同时也涵盖了管理层面的要求,有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