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市级地名文化遗产的鉴定原则、程序、评价指标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安阳市范围内地名文化遗产的鉴定与保护工作。
Title:Identific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Municipal Toponymic Cultural Herit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市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DB4104/T 138-2024)是一部专门用于指导和规范市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工作的技术性文件。它为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对于推动地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规定了本标准适用于市级行政区域内地名文化遗产的鉴定工作。这意味着所有涉及该区域内的地名文化遗产都应按照此标准执行,确保了鉴定过程的一致性和权威性。
其次,“术语和定义”章节明确了相关概念如“地名文化遗产”的具体含义。“地名文化遗产”是指那些能够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等方面特征,并且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名资源。这有助于统一认识,避免在实际操作中产生歧义。
再者,“基本条件”要求申请成为市级地名文化遗产必须满足一定条件。例如,要求地名历史悠久,至少需要有50年以上的历史记录;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内涵或特殊意义,比如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联或者承载着特定民族风情等。这些硬性指标保证了入选项目的质量。
此外,“评价指标体系”部分构建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评估框架。该体系包含多个维度,包括但不限于地名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适应性、语言艺术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等。每个维度下设若干子项,通过量化评分的方式来进行综合评定。这种方法既体现了客观公正的原则,也便于操作人员掌握和运用。
最后,“鉴定程序”详细描述了整个鉴定流程。从初步筛选到专家评审直至最终认定,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特别是强调了公众参与的重要性,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从而增强决策透明度和社会认同感。
综上所述,《市级地名文化遗产鉴定规范》不仅提供了具体的鉴定标准,还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为有效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各地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本标准,共同守护好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