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佛手采收与初加工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佛手的采收及初加工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arvesting and Primary Processing of Buddha's H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635-2024 佛手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发布的关于佛手这一特色中药材的采收和初加工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关键内容出发,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采收部分,标准明确指出佛手的最佳采收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0月之间。这是因为此时佛手果实成熟度适中,既保证了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又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同时,标准还强调了采收时应选择晴天进行,避免雨天采摘导致果实含水量过高,影响后期干燥质量。
其次,在初加工环节,标准规定了清洗、切片、晾晒等步骤的具体要求。例如,在清洗过程中,要求使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掉果实表面的泥土和其他杂质,并且不得使用任何化学清洗剂。切片厚度应控制在2毫米到3毫米之间,这样既能保证足够的表面积以利于干燥,又能防止切片过薄而影响药效。至于晾晒,则建议采用自然日光晾晒的方式,温度不宜超过60摄氏度,以免破坏佛手中的活性成分。
此外,对于干燥后的成品储存也有严格的规定。标准指出,干燥后的佛手片应该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相对湿度保持在65%以下,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防霉变或虫害发生。同时,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无毒无害。
最后,标准特别提到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有操作人员都需经过培训,熟悉各项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以上对《DB50/T 1635-2024 佛手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中关键条文的解读可以看出,该标准从采收到加工再到储存,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旨在保障佛手作为中药材的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佛手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