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生态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成果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1:50000比例尺的生态地质调查及相关工作。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Ecological and Geological Survey in Forest Marsh Permafrost Areas (1:50000)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710—2024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生态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是一项专门针对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开展生态地质调查的重要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在1:50000比例尺下进行生态地质调查的技术流程、方法和要求,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这一特殊区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依据。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对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的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地质条件及其相互关系。标准强调调查应遵循客观性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求调查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二、调查内容与方法
1. 地形地貌调查:需详细记录地表形态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坡度、海拔高度等信息。通过实地踏勘结合遥感影像分析,构建详细的地形模型。
2. 土壤特性调查:重点考察土壤类型、厚度、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等指标。采用钻探取样与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准确的数据。
3. 植被覆盖状况调查:记录植被种类、覆盖率及生长状态,评估其对冻土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无人机航拍与地面观测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调查效率。
4. 水文条件调查:监测地下水位变化规律,分析河流湖泊分布情况及其与冻土层的关系。设置固定监测点定期收集水文资料。
5. 冻土动态监测:运用热电偶阵列等仪器设备长期跟踪冻土温度变化趋势,研究冻融循环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数据处理与成果表达
调查过程中产生的原始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后才能用于后续分析。推荐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整合各类数据形成综合图件,如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分布图等,并编制详细的调查报告。报告中应包含背景介绍、调查方法概述、主要发现以及建议措施等内容。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考量
鉴于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独特的生态价值,在实施任何开发活动之前都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标准特别指出,所有涉及工程项目的规划均需考虑其潜在环境影响,优先选择对自然干扰最小的设计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DB23/T 3710—2024》为规范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区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对于促进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执行者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确保调查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实际情况并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