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数字工地”建设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数字工地”的建设和评价。
Title: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Digital Construction Sit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数字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编号DB23/T 3707—2024)是一部指导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于2024年正式实施,旨在推动建筑行业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条文解读
# 第4章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第4.1节 强调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监控系统、环境监测设备和无线网络覆盖。要求视频监控需实现施工现场主要区域全覆盖,并具备录像存储功能不少于30天。环境监测则需实时记录温度、湿度、PM2.5等关键指标,为绿色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第4.2节 提出数据中心建设规范,规定数据中心必须满足数据安全等级保护要求,确保信息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和完整性。同时,建议采用云计算技术优化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 第5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
第5.1节 明确了数据采集的标准流程,要求施工单位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平台,整合来自不同系统的原始数据。对于人工录入的数据,需设置多重校验机制以保证准确性。
第5.2节 指出数据处理环节的重要性,强调应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从而辅助决策制定。例如,通过历史数据分析预测潜在风险点,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 第6章 系统集成与应用
第6.1节 规定了各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准则,如BIM模型与进度管理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以便实现全生命周期内的高效协作。此外,还鼓励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程序,方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获取项目状态更新。
第6.2节 要求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体系,根据岗位职责分配相应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操作导致安全隐患或信息泄露。
# 第7章 评估与改进
第7.1节 设立了定期评估制度,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检查,重点考察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估结果将作为考核企业信用等级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7.2节 提倡持续改进理念,在发现不足之处后及时调整策略,不断优化整体架构设计。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监督评价工作,提高公正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数字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从多个维度规范了智慧工地建设的具体要求,有助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