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火灾现场照相的方法、设备要求、操作流程和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火灾事故调查中的现场照相工作,为火灾原因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Title:Fire Scene Photography - Part 2: Photography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273.2-2024 火灾现场照相 第2部分:照相方法》是一项云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火灾现场照相的基本要求、操作步骤以及具体的技术细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各类火灾现场的照相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火灾、交通工具火灾等。这一范围明确了标准的适用对象,确保在不同类型的火灾现场都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照相任务。
2.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对“火灾现场照相”、“整体概貌照相”、“重点部位照相”等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整体概貌照相”被定义为记录火灾现场全貌的摄影方式,有助于全面了解火灾发生后的整体情况。
3. 准备工作
在进行火灾现场照相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准备。这包括检查照相设备是否完好、设置好拍摄参数、了解火灾现场的具体情况等。标准特别强调了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以保证照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拍摄原则
火灾现场照相应遵循完整性、客观性、科学性的原则。完整性要求覆盖所有可能与案件有关的区域;客观性意味着拍摄时不得加入主观判断或偏见;科学性则体现在使用合适的光源、角度和技术手段上。
5. 具体照相方法
- 整体概貌照相:从多个方向对火灾现场进行全面拍摄,通常采用全景模式或者无人机航拍来获取更广阔的视角。
- 局部细节照相:针对火灾中的关键部位如起火点、燃烧痕迹等进行近距离特写拍摄,以便于后续分析。
- 比较照相:将火灾前后的对比照片制作出来,用于直观展示火灾造成的损失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6. 照片归档管理
所有拍摄的照片都需妥善保存,并建立详细的档案管理系统。每张照片都应标注拍摄时间、地点、摄影师姓名及备注说明等内容,便于日后查阅和使用。
7. 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证照片的质量,标准还提出了若干质量控制措施。比如定期检验照相机镜头清洁度;在自然光条件下测试白平衡设置;以及通过多次实验确定最佳曝光补偿值等。
以上内容只是DB53/T 1273.2-2024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项规定。希望这些解读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