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智能网联环卫车辆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在城市道路、园区等限定区域内作业的智能网联环卫车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Connected Sanitation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02T 0060—2023《智能网联环卫车辆技术规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发布。这项标准为智能网联环卫车辆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旨在推动环卫行业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发展。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与术语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涵盖了智能网联环卫车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它不仅包括车辆本身的技术要求,还涉及系统集成、功能测试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在术语定义部分,特别强调了“智能网联环卫车辆”的概念,即通过先进的传感器、通信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实现高效清洁作业的专用设备。
2. 系统架构要求
根据标准要求,智能网联环卫车辆需具备完善的系统架构。这包括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感知层负责收集环境信息;决策层基于AI算法处理数据并生成操作指令;执行层则负责实际操作任务。此外,还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以确保各模块间的信息交互顺畅。
3. 安全性能指标
安全性是衡量此类产品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标准提出了多项安全性能指标,如碰撞预警系统必须能够在距离障碍物至少10米时发出警报;紧急制动系统需保证车辆能在最短距离内完全停止等。同时,还规定了车辆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仍需保持正常工作的能力。
4. 自动驾驶功能等级划分
为了便于理解和应用,标准将自动驾驶功能划分为L2至L4四个级别。L2级表示部分自动化,驾驶员需要随时准备接管;而L4级则代表高度自动化,在特定环境下无需人为干预即可完成任务。不同级别的功能配置有明确的要求,比如L3级以上车型必须配备冗余系统来提高可靠性。
5. 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
鉴于大数据对于优化服务至关重要,本标准特别关注了数据采集与传输机制的设计。一方面要求车辆能够实时记录行驶轨迹、工作状态等重要参数,并上传至云端平台;另一方面也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收集或使用敏感信息。
6. 维护保养指南
最后,该标准还给出了详细的维护保养建议,包括定期检查关键部件的状态、更换易损件以及软件升级等内容。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智能网联环卫车辆技术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行业发展路径,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未来随着更多企业和机构加入这一领域,相信会有更加成熟完善的标准体系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