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审的能耗指标要求、计算方法和评审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项目的节能评审工作。
Title: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for Energy Saving Review of Civil Building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248-2024《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审能耗指标》是北京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民用建筑项目的节能评审工作,确保建筑能耗达到节能要求。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能耗计算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能耗计算应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并且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例如,对于采暖能耗的计算,需考虑建筑物的热工性能、采暖系统的效率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这有助于确保能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节能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其次,关于节能措施的要求,标准强调了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重要性。具体而言,外墙、屋面、外窗等部位的传热系数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此外,还鼓励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和技术,如保温隔热材料、高效节能窗户等,以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水平。这些措施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耗,还能提升居住舒适度。
再者,针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标准提出新建建筑应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或光伏发电系统,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同时,还要求合理设计建筑布局和朝向,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从而进一步降低能耗。
最后,在节能评审过程中,标准还特别强调了专业人员的资质要求。从事节能评审工作的技术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评审任务并出具客观公正的评审报告。这对于保证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项目节能评审能耗指标》通过明确能耗计算方法、强化节能措施落实、推动可再生能源应用以及重视评审人员资质等方面的规定,为实现民用建筑节能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实际操作中,各方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