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越野滑雪气象风险等级的划分原则、评估方法和对应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越野滑雪赛事组织方、场地管理者及相关单位进行气象风险评估与管理。
Title:Cross-Country Skiing Meteorological Risk Lev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966-2024《越野滑雪 气象风险等级》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越野滑雪运动中气象风险评估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为越野滑雪赛事的组织者、运动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气象风险分级依据,有助于保障越野滑雪活动的安全性和顺利开展。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河北省行政区域内举办的各类越野滑雪比赛和训练活动的气象风险等级划分。它不仅涵盖了自然环境下的越野滑雪场景,还考虑到了人工雪场等特殊场地条件下的气象影响因素。
气象风险等级划分
标准将越野滑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主要气象风险分为低温冷害、大风沙尘、降雪积雪、降水湿滑、高温热害五个类别,并根据其对越野滑雪活动的影响程度设定了五个等级:一级(轻微)、二级(较轻)、三级(中等)、四级(较重)、五级(严重)。每个类别下都有明确的风险指标体系。
# 低温冷害
当气温低于-20℃时,属于四级风险;若持续时间超过6小时,则提升至五级风险。此级别下需特别注意防寒保暖措施,防止冻伤事故的发生。
# 大风沙尘
风速达到17m/s及以上或出现沙尘暴天气时,判定为四级风险;若伴随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情况,则升级为五级风险。此时应暂停户外活动,确保人员安全。
# 降雪积雪
积雪深度超过30厘米且新增积雪厚度大于5厘米/天时,视为四级风险;如果积雪覆盖赛道导致滑行困难,则提高到五级风险。在这种条件下需要及时清理赛道积雪,调整比赛计划。
# 降水湿滑
降雨强度大于等于10毫米/小时或融雪期间路面湿滑程度较高时,认定为四级风险;若出现结冰现象则直接定为五级风险。这类情况下要加强对运动员防护装备的要求,并做好地面防滑处理。
# 高温热害
气温高于35℃并伴有高湿度环境时,属于四级风险;当体感温度超过40℃时,则达到五级风险水平。面对此类情况应采取降温措施,合理安排比赛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
综合评估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组织方需综合考量上述五个类别的风险值,取其中最高级别作为最终确定的气象风险等级。此外,还需结合当地历史气候数据及实时监测信息动态调整风险等级,以确保决策科学准确。
应急响应机制
针对不同级别的气象风险,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应急响应策略。例如,在五级风险状态下,建议立即停止所有室外越野滑雪项目,并疏散现场人员至安全地带避险。同时要求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信息沟通,提前发布预警通知,提醒相关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总之,《越野滑雪 气象风险等级》标准通过对多种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量化评价,为越野滑雪运动提供了一套完善的气象风险管理框架,对于促进该领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