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种苗选择与处理、种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贝母的林下生态种植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cological Cultivation of Hubei Fritillary under For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05/T129-2024《中药材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技术规程》是湖北省发布的关于湖北贝母林下生态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规划
条文内容:选择海拔800米至1500米之间的区域,要求土壤pH值为6.0~7.5,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且无工业污染源。
解读:此条文明确了湖北贝母适宜生长的地理和土壤条件。高海拔有助于提供适宜的温差环境,有利于湖北贝母的药效成分积累;土壤酸碱度及有机质含量直接影响植株的健康生长,而无污染的环境则保证了药材的安全性。
种苗繁育
条文内容:种苗应来源于健康母株,采用分球繁殖法,确保每颗种球重量在3克以上,并经过检疫确认无病虫害。
解读:强调种苗质量对后续种植成功至关重要。健康的母株可以减少后期管理难度,分球繁殖是一种高效的繁殖方式,但需控制种球大小以保证成活率和产量。同时,严格的检疫程序能有效防止病虫害传播,保障整个种植基地的安全。
栽培管理
条文内容:定植时间为每年春季或秋季,行距20厘米~30厘米,株距15厘米~20厘米,覆土厚度为5厘米~7厘米。
解读:合理安排定植时间能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促进植物生长;适当的行距与株距既利于通风透光又便于田间操作;合理的覆土深度有助于根系发育并保持土壤湿度,从而提高幼苗存活率。
病虫害防治
条文内容:优先使用物理方法(如黄板诱杀)和生物制剂进行病虫害防控,在必要时才考虑化学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解读:提倡绿色防控理念,尽量减少化学物质残留风险。物理方法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生物制剂绿色环保;当必须使用化学农药时,必须按照规定执行,确保最终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收获与加工
条文内容:采收期为种植后第3年春季,采收后需立即清洗干净并在阴凉处晾干,禁止暴晒。
解读:不同年限的药材其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因此规定了最佳收获时期。正确的清洗和干燥方式可避免影响药材品质,而禁止暴晒则是为了保护活性成分不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