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多元快速培肥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黄河灌区范围内高标准农田的土壤培肥与质量提升。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apid Fertilization of High-standard Farmland in the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多元快速培肥技术规程(DB15/T 3581-2024)是内蒙古自治区针对黄河灌区农田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制定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土壤培肥目标、技术措施、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规定,为黄河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其中关键条文包括:
1. 土壤培肥目标
标准明确要求通过综合施用有机肥、化肥、微生物菌剂等措施,使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g/kg以上,全氮含量达到1.0g/kg以上,有效磷含量达到20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达到120mg/kg以上。这一目标的设定基于黄河灌区土壤养分现状和作物高产需求,旨在实现土壤养分均衡供应。
2. 技术措施
在技术措施方面,标准提出了以下要点:
- 合理轮作制度:建议实行粮豆轮作或粮经轮作,避免重茬种植导致土壤养分失衡。
- 增施有机肥: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不少于30吨,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 配方施肥:根据不同作物需肥规律,制定氮磷钾配比方案,氮肥用量占总肥料量的40%-50%,磷肥20%-30%,钾肥15%-20%。
- 微生物菌剂应用:每公顷使用微生物菌剂不少于2公斤,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结构。
3. 实施步骤
标准还详细规定了技术实施的具体步骤:
- 前期准备:开展土壤检测,了解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培肥方案。
- 肥料施用:按照方案进行肥料施用,优先采用机械深施方式,减少养分流失。
-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水分管理,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 效果监测:定期取样检测土壤养分变化情况,评估培肥效果,及时调整后续措施。
这些条文构成了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多元快速培肥技术的核心框架,对于提升灌区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实现土壤持续增肥增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