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营造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规划设计、树种选择、整地与栽植、抚育管理及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的营造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helterbelt Establishment in High-standard Farmland of Yellow River Irrigation Are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规程》(DB15/T 3580-2024)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黄河灌区农田防护林建设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农田防护林的规划、设计、树种选择、栽植、养护管理等要求,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灌区范围内新建或改造的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工程。标准中明确了农田防护林的概念,即为保护农田免受风沙侵蚀、调节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而设置的人工林带。
二、规划与设计
在防护林规划阶段,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因素。防护林体系通常由主林带和辅助林带组成,主林带宽度一般为10-20米,辅助林带宽度为5-10米。规划时需确保林带间距合理,既能有效防风固沙,又不妨碍农业生产活动。
三、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是防护林建设的关键环节。标准推荐使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好的乡土树种为主,如杨树、柳树、榆树等。同时鼓励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新优品种,但必须经过试种验证后方可大面积推广。树种配置上应遵循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的林分结构。
四、栽植技术
栽植时间宜选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苗木发芽前进行。挖穴规格要根据苗木大小确定,一般为穴径60×60厘米,深度50-70厘米。回填土时要将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上层,并施足基肥。栽植深度以苗木原土印为准,覆土后要踏实并浇透定根水。行距株距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保持整齐划一。
五、养护管理
新植幼林要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清除杂草,防止牲畜啃咬。每年春秋两季各施肥一次,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成林期则重点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定期修剪整形,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对于老化衰退的林分应及时更新复壮,延长防护效益。
六、监测评估
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机制对防护林效果至关重要。应定期开展林分生长状况调查,记录各项指标数据,如冠幅覆盖率、土壤湿度变化等。通过对比分析,检验防护林的实际效能,为后续调整优化提供依据。
以上内容是对《黄河灌区高标准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规程》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相关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实施防护林建设,共同推进区域生态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