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规模化猪场环境样品非洲猪瘟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检测及结果判定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猪场环境样品中非洲猪瘟病毒的监测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African Swine Fever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from Large-scale Pig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560-2024《规模化猪场环境样品非洲猪瘟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规模化猪场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环境样品监测工作。以下将对标准中的一些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
标准明确指出,样品采集应当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样品的代表性与完整性。采样工具如棉签、拭子等应一次性使用,并且在使用前需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此外,采样点的选择至关重要,应覆盖猪舍内外可能受到污染的所有区域,包括饮水器、饲料槽、地面以及栏杆等部位。
样品保存与运输
对于采集到的样品,应在4℃条件下保存,并尽快送至实验室检测。如果无法立即送检,样品最长可冷藏保存7天。运输过程中,需采用专用的生物安全运输箱,以防止样品泄露或受到外界污染。
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部分强调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作为主要检测手段。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的存在。同时,标准还要求建立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结果分析与报告
根据检测结果的不同情况,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建议。若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则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相关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而对于阴性结果,则可以继续正常的生产管理流程,但仍然需要定期开展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
总结
DB15/T 3560-2024不仅提供了具体的监测技术和操作指南,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预防为主的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加强监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从而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的发生和发展。这对于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