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自行车在停放、充电、维护等方面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使用及管理单位。
Title:Fire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ic Bicy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8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565-2024《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加强电动自行车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总则部分,该标准明确指出电动自行车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在日常使用和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消防设施的配备与维护,还要加强对用户的安全教育,提高其防火意识。
其次,在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设置方面,标准要求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停放区域,并确保有足够的疏散通道。特别是对于地下车库等封闭空间内的停放点,必须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以及简易喷淋装置,以及时发现火情并采取措施控制火势蔓延。
再者,关于充电设施的建设,标准强调了安全性能的重要性。例如,每个充电插座都需具备过载保护功能;集中充电点应远离可燃物堆放区,并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建议采用智能监控系统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立即断电报警。
此外,针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管理也有严格规定。要求定期检查电池状态,禁止使用存在明显损伤或老化迹象的产品;若发现电池鼓包、漏液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处理;并且不得随意拆解电池组,以免引发短路或其他危险状况。
最后,在应急处置环节中,强调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但不限于组织专门队伍负责初期灭火行动;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分工;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活动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火灾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
综上所述,《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规范》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要求,有助于构建更加健全合理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希望广大使用者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操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