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恒山黄芪产地初加工(切片)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包装、贮存和运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恒山黄芪产地初加工(切片)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imary Processing (Slicing) of Hengshan Astragalus at Orig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恒山黄芪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产地初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药材的药效和市场价值。DB1402T24-2024《恒山黄芪产地初加工(切片)技术规程》为规范恒山黄芪的初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原材料要求
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加工的恒山黄芪必须来源于恒山地区的种植基地,并且符合国家关于中药材种植的相关规定。这意味着在采集原料时,首先要确保来源合法合规,避免使用非法渠道获取的材料。此外,对于采收时间也有严格限制,通常是在秋季进行采挖,此时根部积累的有效成分最为丰富。
二、清洗与整理
清洗环节是保证产品质量的第一步。根据标准要求,清洗过程应采用流动清水进行多次冲洗,直至表面无泥土附着为止。同时,在整理过程中要剔除病虫害受损部分以及不符合规格的小块根茎,以提高成品率并保障后续工序的质量。
三、干燥处理
干燥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品质。本标准推荐使用自然晾晒或热风烘干两种方式。其中自然晾晒需注意天气状况,防止雨水侵袭导致变质;而热风烘干则需控制温度不超过60℃,以免高温破坏活性成分。另外,在整个干燥期间还需定期翻动物料,确保均匀受热。
四、切片加工
切片厚度直接影响到药材煎煮时的有效成分释放程度。标准指出,恒山黄芪的切片厚度应在2mm至5mm之间,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用途调整。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刀具锋利且清洁卫生,避免污染产品。此外,对于切片后的碎片也应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可作为其他用途利用。
五、包装储存
最后一步是对成品进行合理包装与妥善保存。标准建议采用透气性良好的专用包装袋密封后存放于阴凉通风处,远离潮湿环境及强光直射。同时,还应对每批次产品做好标识记录,包括生产日期、批号等信息,便于追溯管理。
综上所述,《恒山黄芪产地初加工(切片)技术规程》从原材料选择到成品入库各个环节都做了细致的规定,旨在通过标准化流程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希望相关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共同维护好这一珍贵资源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