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玄武岩纤维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公路和城市道路路面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Basalt Fiber Asphalt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P4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DB65/T 4713-2023)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玄武岩纤维在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中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玄武岩纤维的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高路面的耐久性、抗裂性和整体性能。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材料选择与质量控制
根据标准第5.1节规定,玄武岩纤维必须符合GB/T 29893的要求。这意味着纤维应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耐高温性能。纤维长度宜控制在6mm至12mm之间,直径则应在10μm至20μm范围内。纤维表面处理应当均匀,以确保其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分散性和粘结力。此外,每批次纤维都需附有出厂合格证,并且进场时需要进行抽样检测,确保纤维的质量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混合料配比设计
标准第6.2节强调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原则。首先,在确定最佳油石比时,应考虑纤维的掺加量。一般情况下,纤维掺量建议为0.3%~0.5%(按沥青混合料总质量计)。其次,在拌和过程中要保证纤维能够均匀分布于整个混合料中,避免出现团聚现象。同时,还需注意控制拌和温度,通常情况下,拌和温度不应超过175℃,以防纤维过早降解。
施工工艺要求
按照标准第7章的规定,在摊铺环节,摊铺机的熨平板宽度应与摊铺宽度相匹配,且熨平板的高度调整需精准,以保证摊铺层厚度的一致性。压实作业时,初压温度不得低于150℃,复压温度不低于130℃,终压温度则不应少于90℃。对于接缝部位,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接缝,均需采用热接缝方式处理,确保接缝紧密无缝隙。
养护与验收
标准第8.3节明确了养护期间的注意事项。在开放交通前,路面必须完全冷却固化,通常情况下冷却时间不少于12小时。通车后初期,车辆荷载不宜过大,建议限速行驶。至于验收工作,则需依据JTG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来进行。重点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路面平整度、渗水系数、构造深度以及抗滑性能等。
以上是对《玄武岩纤维沥青路面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DB65/T 4713-2023)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