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南糯红高粱的质量分级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川南地区生产的糯红高粱的质量分级及相关贸易活动。
Title:Quality Grading of Southern Sichuan Glutinous Red Sorgh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4002—2024川南糯红高粱质量分级》是由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乐山市、自贡市、内江市的技术机构共同制定的地方标准,于2024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主要适用于川南地区种植的糯红高粱,为糯红高粱的质量分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川南地区生产的糯红高粱,包括其生产、收购、储存、加工和销售等环节。这一规定确保了标准的应用范围清晰明确,有助于规范整个产业链。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糯红高粱”进行了具体描述:是指在川南特定生态环境下种植,具有较高直链淀粉含量(通常低于20%),籽粒饱满、色泽鲜红或紫红色的专用高粱品种。这一定义不仅限定了糯红高粱的基本特征,还强调了其与普通高粱的区别,即更高的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特有的颜色。
接着,在质量要求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分级指标。以净含量为例,一级品要求每千克高粱的净含量不得低于720克,二级品不低于680克,三级品不低于640克。这些数值是基于多年实践经验得出的合理标准,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兼顾了经济效益。
另外,关于杂质含量也有明确规定:一级品不得超过0.5%,二级品不得超过1.0%,三级品不得超过1.5%。这一限制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纯净度,减少后续加工过程中的不便。
最后,标准还强调了检测方法和判定规则的重要性。例如,水分测定采用烘干法,杂质测定则通过筛选和拣除法完成。这些方法的选择都是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后的最佳方案,能够准确反映高粱的实际状况。
综上所述,《DB5115T 4002—2024川南糯红高粱质量分级》通过对糯红高粱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提升川南糯红高粱的整体品质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川南糯红高粱产业向着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