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用光伏构件产品识别代号的编制原则、编码结构和标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建筑领域中光伏构件的设计、生产、安装及管理。
Title:Compilation Rule for Product Identification Code of Photovoltaic Components for Building 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6T 254-2024《建筑用光伏构件产品识别代号编制规则》是河北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建筑用光伏构件的产品识别代号编制方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建筑用光伏构件”的概念,即安装在建筑物上并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组件。这一定义为后续条款提供了基础。
编制原则
1. 唯一性:每个产品应具有唯一的识别代号,确保不同产品的区分。
2. 稳定性:识别代号一经赋予,在产品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3. 可扩展性:设计时需考虑未来可能的产品变化和发展需求。
编制方法
- 结构组成:识别代号由企业代码、类别代码、规格型号代码及生产年份代码四部分构成。
- 企业代码:由企业自行申请并经备案确定,通常为字母或数字组合。
- 类别代码:根据光伏构件的具体类型设定,如平板型、曲面型等。
- 规格型号代码:反映产品的具体尺寸和技术参数。
- 生产年份代码:采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生产年份。
示例分析
假设某公司生产的平板型光伏构件,规格为1m×2m,生产于2023年,则其识别代号可能如下:
- 企业代码:A123
- 类别代码:P(代表平板型)
- 规格型号代码:1200*2000
- 生产年份代码:2023
最终识别代号为:A123-P1200*20002023
应用场景
该标准适用于建筑用光伏构件的设计、制造、销售以及质量监督等多个环节,有助于提高行业管理效率,促进市场规范化发展。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306T 254-2024不仅明确了建筑用光伏构件产品识别代号的基本框架,还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操作细节,对于推动相关领域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