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钢渣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钢渣作为集料或掺合料的各等级新建和改建沥青路面工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slag asphalt pavement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6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CI 593-2024《钢渣沥青路面应用技术规范》中,相较于2018版标准,一个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修订内容是关于“钢渣作为集料使用时的压碎值要求”。这一条文的调整不仅反映了行业对钢渣材料性能认识的深化,也对工程实践提出了更明确的技术指引。
在2018版标准中,钢渣作为集料使用的压碎值指标为不大于28%。该数值设定主要基于早期对钢渣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成果,认为在该范围内的钢渣能够满足一般道路结构层的强度和耐久性需求。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部分项目发现,当钢渣压碎值接近或略高于28%时,其在高温施工或长期荷载作用下仍存在一定的破碎风险,尤其是在高等级公路或重载交通路段中表现更为明显。
2024版标准对此进行了修正,将钢渣作为集料使用的压碎值要求调整为“不大于26%”。这一变化看似细微,但实质上体现了对材料性能更严格的要求,同时也反映出对路面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的重视。
从应用方法来看,这一调整意味着在进行钢渣集料采购、进场检验及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更加严格地控制其压碎值。具体而言:
首先,在材料采购阶段,施工单位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完整的压碎值检测报告,并在合同中明确压碎值不得高于26%。若采用的是不同来源的钢渣,需分别进行检测,确保每批次材料均符合新标准要求。
其次,在进场检验环节,应严格按照GB/T 14370等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抽样检测,确保检测方法科学、数据准确。对于压碎值超过26%的材料,应予以拒收,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最后,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钢渣的压碎值对其整体路用性能的影响。例如,在基层或底基层中使用钢渣集料时,应适当增加粘结剂或稳定剂的比例,以弥补其抗压强度相对较低的不足;而在面层中使用时,则需结合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标准,确保其具备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与抗车辙能力。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压碎值的降低并不意味着钢渣性能的全面提升,而是对特定性能指标的优化。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综合考虑钢渣的其他性能,如磨耗值、洛杉矶磨耗率、吸水率等,确保其在不同工程场景下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TCI 593-2024对钢渣集料压碎值要求的调整,不仅是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规范,更是对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补充。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应充分理解这一变化背后的工程意义,切实落实相关要求,以保障钢渣沥青路面的长期使用效果与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