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香格里拉藏香猪繁育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香格里拉藏香猪的繁育和养殖过程管理。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Certification Trademark - Shangri-La Tibetan Aromatic Pig - Part 2: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34 T 12.2-202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香格里拉藏香猪》的第2部分“繁育”主要规定了香格里拉藏香猪在种群保持、繁殖和后代培育方面的具体要求。以下为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1. 种猪来源
标准指出,种猪必须来源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核心保种场,并且需要具备完整的系谱档案。这意味着只有符合特定地理区域和具有纯正血统的猪才能作为种猪使用。这确保了种群的纯度和遗传多样性,防止外来品种的混入。
2. 种群规模与结构
规定要求每个核心保种场的种猪群体规模不得少于一定数量,并且要维持合理的公母比例。这一措施旨在保证种群健康稳定发展,避免近亲繁殖导致遗传疾病风险增加。
3. 繁殖管理
对于母猪的配种年龄、间隔时间以及产仔次数等都有明确限制。例如,母猪首次配种年龄不应早于8月龄,两次产仔之间至少间隔6个月。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同时保护其身体健康。
4. 仔猪培育
在仔猪阶段强调了早期断奶技术的应用及营养配方的设计。标准建议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比以促进仔猪快速成长,同时注意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5. 记录保存
要求所有与繁育相关的活动均需建立详细的记录档案,包括但不限于配种日期、产仔情况、疫苗接种记录等内容。这样做不仅便于后续追溯查询,也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上便是对DB5334 T 12.2-2024中关于香格里拉藏香猪繁育部分重要内容的解读。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范,可以有效维护该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品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