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光唇鱼陆基圆桶养殖的场地选择、设施设备、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光唇鱼的陆基圆桶养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and-based Circular Tank Cultivation of Hemibarb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988-2024光唇鱼陆基圆桶养殖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光唇鱼在陆基圆桶环境中养殖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养殖环境要求
条文:养殖池应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水质需符合GB 11607的规定。
解读:此条强调了选址的重要性,确保养殖环境的安全与健康。选择无污染的地点可以避免外界污染物对光唇鱼生长的影响,而水质的达标则是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基础条件。
放养密度
条文:每立方米水体放养规格为5cm左右的光唇鱼苗种200尾~250尾。
解读:合理的放养密度直接影响到光唇鱼的成长速度和成活率。过高或过低的密度都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者生存竞争加剧。因此,按照每立方米200至250尾的标准来控制放养数量是科学合理的做法。
日常管理
条文:每日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光唇鱼活动情况及水质变化;每周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占总水量的三分之一。
解读:定期巡查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病害发生等。同时,定期换水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水质条件,防止因水质恶化影响光唇鱼的正常生长发育。
饲料投喂
条文:采用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鲜活饵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分两次投喂。
解读:均衡营养对于促进光唇鱼快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合理搭配配合饲料与鲜活饵料,并根据季节调整投喂量,可以使光唇鱼获得全面的营养供给,从而提高其免疫力和抗逆性。
疾病防控
条文: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消毒剂对养殖设施进行清洁消毒;一旦发现疾病迹象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按NY/T 755的要求执行治疗方案。
解读:疾病防控是养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通过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机会,而一旦出现疾病则需要迅速反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实施治疗,以免病情扩散造成更大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DB36/T 1988-2024光唇鱼陆基圆桶养殖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