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标识及质量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中药标本的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hinese Medicine Specim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13/T 48-2024 中药标本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用于指导中药标本管理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中药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使用和管理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的规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标本采集
标准要求采集中药标本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或药材部位,确保标本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采集过程中需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得过度采集,避免对野生资源造成破坏。具体而言,对于濒危物种的采集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并取得相关许可。
二、标本制作
在标本制作方面,标准强调了干燥处理的重要性。要求采用自然晾干或者低温烘干的方法,保持标本的颜色、形态和气味不变。此外,还规定了标本标签的内容,包括采集时间、地点、采集人、鉴定人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研究和管理。
三、标本保存
关于标本保存,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环境条件要求。如温度应控制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45%到65%范围内,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同时,建议定期检查标本的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霉变、虫蛀等问题,确保标本长期保存的质量。
四、标本使用
当标本被用于教学、科研或其他用途时,标准指出使用者需事先获得管理部门的同意,并且不得擅自改变标本的原始状态。如果需要借用标本,也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借用手续,明确归还时间和责任。
五、标本管理
最后,在标本管理方面,标准明确了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这包括制定详细的入库、出库登记制度,建立健全档案系统,以及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标本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DB4413/T 48-2024 中药标本管理规范》为中药标本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和技术支持,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