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服务管理的基本要求、组织管理、人员管理、场所与设施设备管理、原料管理、加工制作管理、供餐管理、废弃物管理、应急管理及文件记录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学校、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集中用餐单位的食堂服务管理。
Title:Service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Centralized Dining Unit Cante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4/T 59—2024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服务管理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提升集中用餐单位食堂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
标准明确要求食堂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这不仅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还突出了人员配置的专业性。例如,第6.1条规定:“食堂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并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这意味着食堂管理者需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角色,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二、环境卫生与设施设备
第7.2条指出:“食堂加工经营场所应当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洗消毒。”这一规定直接关系到食品加工环境的安全性。同时,第7.3条提到:“餐饮具和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这是防止交叉污染的关键步骤,有助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三、原料采购与储存
第8.1条规定:“采购食品及食品原料时应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此条款旨在从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风险。另外,第8.3条要求:“食品贮存应分类分架存放,离墙隔地,避免受到污染。”这些细节上的要求能够有效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
四、加工制作过程
在加工环节,第9.1条强调:“不得使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作为原料。”这是对原材料质量的基本要求。此外,第9.4条还指出:“加工后的成品应立即食用;需要冷藏保存的,应在冷却后及时冷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的新鲜度与安全性。
五、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第10.1条规定:“从业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这是为了防止因病传播疾病给消费者带来危害。同时,第10.2条提到:“个人卫生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穿工作服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于预防食源性疾病至关重要。
六、应急处置机制
最后,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第12.1条建议:“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启动预案,将损失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DB4404/T 59—2024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服务管理规范》涵盖了食品安全管理、环境卫生、原料采购储存、加工制作流程以及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为集中用餐单位食堂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操作指南。各相关单位应当严格按照该标准的要求开展工作,以确保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餐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