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调查、采集、记录及保存。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llection of Wild Forage Germplasm Resour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4T 0385-2024《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是西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西藏自治区内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这明确了规程的地域和对象限制,确保收集活动在特定区域内进行,符合当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2. 术语和定义:规程中对“种质资源”、“收集”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种质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经济价值的遗传材料,包括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及DNA等。这一条文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3. 收集准备:要求在收集前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目标物种、采集区域、时间安排以及人员配置等内容。同时强调要提前与当地政府和社区沟通,获得必要的许可和支持。此举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可能的冲突。
4. 现场操作:规定了具体的采集方法和技术要求,比如采用随机抽样法确定样本点,使用专用工具进行采样以避免损伤植株,并记录详细的地理位置信息。这些措施保证了样品的质量和数据的准确性。
5. 样品处理与保存:指出采集后的样品应及时送往指定机构进行初步处理,如清洗、干燥等,并按照标准程序长期保存。此外还提到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来追踪每一份样品的信息。
6. 安全与伦理考量:特别强调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如果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则需遵循国际公约及相关国家的规定。
7. 质量控制:提出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措施,如定期校准仪器设备、培训工作人员、开展内部审核等,以确保整个流程符合既定标准。这不仅提高了成果可靠性,也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野生牧草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是一部全面而细致的标准文件,在促进西藏地区生态保护的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科学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