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牛、鸡生理、生产与环境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猪、牛、鸡养殖过程中相关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ata Collection of Physiology,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of Pigs, Cattle and Chick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2516—2024《猪牛鸡生理、生产与环境数据采集技术规范》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于2024年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猪、牛和鸡在生理指标、生产性能及环境条件下的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规模化养殖场内猪、牛和鸡的生理、生产及环境数据的采集工作。这一条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即主要针对规模化养殖场,确保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和科学性,为养殖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二、术语和定义
- 生理指标:包括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等反映动物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
- 生产性能:如日增重、产奶量、蛋重等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 环境条件:涵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外部因素。
这些术语的明确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相关概念的理解,避免因表述差异导致的数据采集误差。
三、数据采集设备要求
所有用于数据采集的仪器必须经过校准且处于有效期内。例如,电子秤需定期检定以保证称量精度;温湿度传感器应具备良好的线性度和响应速度。此外,还强调了设备的操作培训,确保使用者能够正确操作并维护设备。
四、数据采集流程
# (一)猪的生理数据采集
1. 温度测量:采用非侵入式红外测温仪,在距离猪体表约30cm处进行测量。
2. 呼吸频率记录: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捕捉猪只胸部起伏次数,每分钟统计一次。
3. 心率检测:利用便携式心率监测仪,佩戴位置为前肢腋下。
# (二)牛的生产性能评估
1. 日增重计算:每天早晨空腹称重,记录体重变化量。
2. 乳成分分析:抽取鲜乳样品送实验室检测脂肪、蛋白质含量。
3. 饲料转化效率测定:统计饲料投入与实际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 (三)鸡的环境监测
1. 温湿度控制:保持舍内温度在18-24℃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50%-70%范围内。
2. 光照强度调整:根据季节变化适当延长或缩短光照时间,但总时长不得超过16小时/天。
3. 氨气浓度监测:安装氨气探测器,当浓度超过20ppm时立即采取通风措施。
五、数据处理与存储
采集到的数据应及时录入数据库,并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归档。对于异常值需重新核实来源后再决定是否保留。同时建议建立备份机制以防数据丢失,确保长期保存的有效性。
六、质量控制措施
为了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标准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定期开展内部审核活动;
- 加强对外部协作单位资质审查;
- 制订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影响。
综上所述,《猪牛鸡生理、生产与环境数据采集技术规范》不仅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也为行业标准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共同推动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