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野生乡土草种采收的技术要求、采收方法、质量控制及储存运输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野生乡土草种的采收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Harvesting of Wild Native Grass 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90—2024 野生乡土草种采收技术导则》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野生乡土草种采收的技术规范。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野生乡土草种的采收活动。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对象,确保了采收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术语和定义:
- 野生乡土草种:指在当地自然环境中生长的、未经过人工驯化的草种。
- 采收期:指草种达到成熟并适合采收的时间段。准确把握采收期对于保证种子质量至关重要。
3. 采收准备:
- 在采收前应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草种的分布、数量及生态环境状况。
-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如采收机具、运输车辆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4. 采收方法:
- 人工采收:适用于小面积或特殊环境下的草种采收。操作时需注意保护植株,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机械采收:适用于大面积的草种采收。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可以提高效率,但需定期检查设备以防止损坏草种。
5. 采收后的处理:
- 立即对采收的草种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不成熟的种子。
- 进行初步的干燥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便于储存和运输。
- 分类存放,根据草种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保存措施。
6. 质量控制:
- 采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草种的质量,确保其纯度和活力。
- 定期检测草种的各项指标,如发芽率、净度等,不符合标准的草种不得用于播种。
7. 环境保护:
- 在采收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避免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
- 合理规划采收区域,避免过度采收导致生态失衡。
通过遵循这些规定,可以有效提高野生乡土草种的采收质量和效率,同时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