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套灌区小麦收获后复种毛叶苕子的种植技术、还田方法以及化肥减施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河套灌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还田及减少化肥施用的相关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ucing Fertilizer Application by Plowing Back Vicia dasycarpa after Wheat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91—2024《河套灌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还田减施化肥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农业种植的技术规范。该标准旨在通过在小麦收获后的土地上复种毛叶苕子,并将其作为绿肥翻压还田,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标准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河套灌区麦后复种毛叶苕子还田减施化肥技术的操作要求,适用于河套灌区的小麦种植区域。这一范围定义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作物类型,确保技术措施能够因地制宜地实施。
术语和定义
- 毛叶苕子:一种豆科植物,具有良好的固氮能力。
- 还田:指将作物残体或绿肥翻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技术要求
# 1. 种植前准备
- 土地整理:在小麦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留物,平整土地,确保土壤疏松透气。
- 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基肥,建议使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式。
# 2. 毛叶苕子播种
- 播种时间:宜在小麦收获后的7-10天内完成播种。
-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播种深度为2-3厘米。
- 播种量:每公顷播种量为15-20公斤。
# 3. 生长期管理
- 灌溉: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特别是在开花期。
-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 4. 还田处理
- 翻压时间:毛叶苕子生长至盛花期时进行翻压还田。
- 翻压深度:翻压深度应在15-20厘米之间。
- 后续施肥:翻压后适量追施氮肥,促进后续作物生长。
效果评估
- 土壤肥力提升:通过连续几年的实施,土壤有机质含量应有所提高。
- 化肥减量: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化肥施用量可减少20%-30%。
- 作物增产:后续作物如玉米、大豆等产量应有明显提升。
实施建议
- 培训指导: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技术措施的有效落实。
- 监测反馈:建立监测机制,收集数据,不断优化技术方案。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DB15/T 3491—2024标准强调了从种植前准备到后期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措施,实现生态友好型农业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