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餐饮服务经营者对预制菜进行快速检测的基本原则、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结果判定及处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餐饮服务经营者对其使用的预制菜进行快速检测的质量控制。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apid Detection of Ready-to-Eat Foods by Catering Service Oper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008—2024《餐饮服务经营者预制菜快速检测技术要求》是山西省发布的关于预制菜快速检测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样品采集与制备
标准指出,样品采集应具有代表性,确保能够反映整个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具体来说,在生产环节,应在生产线的不同位置取样;在销售环节,则需从货架上随机抽取多个包装单位作为样本。对于液体或半流体样品,需充分混合均匀后再分装成若干份备用。此外,还规定了样品保存条件及时间限制,以保证后续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检测项目与方法
本标准明确了多种重要指标的检测方法。例如:
- 微生物限量:包括菌落总数、大肠杆菌群等,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测定。
- 农药残留: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推荐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者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兽药残留:针对抗生素、激素等物质,可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来进行分析。
- 添加剂:对防腐剂、甜味剂等成分,可以借助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含量是否符合规定限值。
结果判定与处理
当检测结果显示某项指标超出标准限值时,首先应当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并通知受影响的消费者。同时,企业需要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直至再次通过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市场流通。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所有操作步骤都必须严格按照既定程序执行,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便追溯。
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标准特别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 必须选用经过认证的专业机构提供的试剂盒和仪器设备;
- 工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熟悉各项操作规程;
- 定期校准仪器仪表,确保测量精度;
-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妥善保管原始数据及相关文件资料。
总之,《餐饮服务经营者预制菜快速检测技术要求》不仅为预制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同时也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众健康水平的提升。希望各餐饮服务经营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该标准的精神实质,并将其切实落实到日常经营管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