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旱作区马铃薯脱毒苗网棚繁育种薯的技术要求、生产流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高寒旱作区马铃薯脱毒苗网棚繁育种薯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ato Virus-free Seedling Net House Breeding of Seed Potatoes in Cold Ari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7T 103-2024《高寒旱作区马铃薯脱毒苗网棚繁育种薯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这项标准对高寒旱作区马铃薯脱毒苗的网棚繁育种薯工作进行了规范,为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和产量提供了技术支持。
标准中关于环境条件的部分指出,网棚建设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背风向阳的地方,棚内温度应控制在10℃至30℃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60%到80%范围内。这一要求确保了马铃薯脱毒苗能够在一个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发育,避免极端气候条件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在种薯选择与处理章节中,明确规定了种薯需来自经过检疫确认无病毒侵染的健康植株,并且种薯大小应在20克至50克之间。此外,在播种前要对种薯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使用75%酒精擦拭或浸泡于0.1%高锰酸钾溶液中10分钟。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害传播,保障幼苗健康成长。
关于栽培管理部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推荐每平方米种植密度为30株左右,并且要注意定期除草松土以改善土壤通气性。同时,还提出了科学施肥方案,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则根据植株长势适时适量补充氮磷钾复合肥料。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促进马铃薯块茎膨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另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建议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例如,在发现蚜虫危害时可利用黄板诱捕器捕捉成虫;对于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颗粒剂撒施于行间;而遇到晚疫病等真菌性疾病时,则需要及时喷洒甲霜灵锰锌等专用杀菌剂。这样既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又能减少环境污染。
最后,在采收贮藏环节里提到当植株叶片枯黄大部分倒伏时即可开始收获作业。收获后的种薯应及时摊晾通风处晾干表面水分后入库保存,库房温度宜维持在1℃至3℃之间,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左右。这样可以延长种薯保质期并保持其优良品质直至下一季种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