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核桃生物灾害损失评估的技术要求、评估方法和判定依据。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范围内核桃种植过程中因生物灾害导致的损失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ssessment of Biological Disaster Losses in Walnut Production in Baoshan C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62-2024 保山市核桃生物灾害损失评估技术规范》是专门针对保山地区核桃种植中因生物灾害导致的损失进行科学评估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保山市行政区域内因病虫害等生物因素造成核桃树产量和品质下降的情况下的损失评估工作。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区域和灾害类型。
2. 术语和定义:包括“生物灾害”、“受害株率”、“减产率”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受害株率”是指受到生物灾害影响的核桃树占总种植数量的比例;“减产率”则是指由于生物灾害导致的实际产量与正常情况下预期产量之间的差值占预期产量的比例。这些定义为后续评估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
3. 评估流程:
- 现场调查:要求评估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核桃树的生长状况及受损情况。
- 数据收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受灾面积、受害株数、不同等级受害程度的分布等信息。
- 分析计算:利用公式计算受害株率、减产率等关键指标。
- 报告撰写:形成完整的评估报告,内容涵盖评估目的、方法、结果以及建议措施。
4. 评估方法:
- 受害株率计算:通过随机抽样法确定样本量,统计样本内受害株的数量,进而推算整个区域的受害株率。
- 减产率估算:结合历史数据和当前实际情况,采用对比分析法来估算因生物灾害造成的减产比例。
5. 分级标准:将核桃树受害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级别,并给出了相应的特征描述和技术处理建议。例如,轻度受害表现为少量叶片变黄脱落,而重度则可能导致整株枯死。
6. 预防与恢复措施: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且操作简便的防控策略,如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施肥灌溉、选用抗病品种等,同时强调灾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重要性。
7. 附录部分:提供了详细的表格模板供参考使用,便于实际操作中的数据记录与整理。
此标准不仅填补了保山市在核桃生物灾害损失评估方面的空白,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