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香菇生产的产地环境、菌种选择与制备、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范围内香菇的生产与管理。
Title:Baoshan Shi Oyster Mushroom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6-2024《保山市香菇生产技术规程》是保山市为规范香菇种植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解读:
1. 品种选择:规定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高产优质的香菇菌种。例如,推荐使用L26或939等优良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2. 栽培季节:建议在春秋两季进行栽培,春季以3月至5月为主,秋季以9月至11月为宜。这样的安排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温度和湿度条件,促进香菇生长。
3. 培养料配制:要求培养料主要由阔叶树木屑、稻草、麸皮等组成,并需经过充分发酵处理。具体比例为木屑78%,稻草10%,麸皮10%,石膏2%。发酵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确保料内微生物平衡。
4. 灭菌与接种:培养料装袋后需进行高压灭菌,压力达到1.5兆帕以上,持续2小时。灭菌完成后冷却至30℃以下方可接种,接种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75%-80%。
5. 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袋后进入出菇阶段,此时需要适当降低温度至12℃-18℃,增加空气湿度至85%-95%,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每天喷水2-3次,但避免积水。
6. 采收标准:香菇子实体充分展开,菌盖边缘稍内卷,表面光滑无粘液时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轻旋摘下,避免损伤周围幼菇。
以上内容是该标准中的一些关键点,对于指导保山地区的香菇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遵循这些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