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椿良种选育的技术要求、试验设计、选择方法、良种繁育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范围内红椿的良种选育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d Toon Good Variety Selection and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38-2024红椿良种选育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于2024年6月20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红椿良种选育的技术要求,包括种质资源收集、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嫁接繁殖、优树选择、种子园建设、子代测定、品种审定与推广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
下面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种质资源收集
标准指出,种质资源的收集应覆盖红椿分布的主要区域,并优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具有优良性状的植株作为采种对象。采集时需记录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土壤类型等环境信息,以便后续研究和管理。
圃地选择与准备
圃地宜选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且肥沃的地方。在整地过程中,要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同时施加适量有机肥料以改善土壤结构。对于播种育苗区,还需设置遮荫设施,避免幼苗受到强烈阳光直射。
播种育苗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采用适宜的催芽方法促进发芽。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定期检查并及时清除杂草。当幼苗长至一定高度时,可适当间苗,保证每株苗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嫁接繁殖
嫁接是提高红椿良种繁育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建议使用当年生或隔年生的健壮枝条作为接穗,砧木则选用生长稳定的一年生实生苗。嫁接完成后要注意保湿保温,防止接口干燥影响成活率。
优树选择
优树的选择标准主要包括树干通直圆满、分枝均匀、冠幅适中、材质优良等方面。每个群体至少选取30株以上的候选优树,并通过连续几年的数据观测来确认其稳定性。
种子园建设
种子园的设计应考虑长期经营的需求,合理规划行距株距,便于管理和机械化作业。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记录每棵树的相关信息,为后续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
子代测定
子代测定是对选定优树后代的表现进行评估的过程。试验设计通常采用随机区组法或者裂区设计,确保数据准确可靠。测定指标涵盖生长量、抗逆性等多个方面,最终根据综合评分确定是否保留该品种。
品种审定与推广
经过严格筛选后的优良品种需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正式认定。获得认证后方可投入大规模生产应用。在此阶段,还应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和支持服务,帮助他们正确使用新品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总之,《DB5305T 138-2024红椿良种选育技术规程》为红椿良种选育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指南,在实际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以确保良种的质量和推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