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关岭牛育肥的技术要求、饲养管理、饲料配方及卫生防疫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关岭牛的育肥生产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uanling Cattle Fattening - DB52T 181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关岭牛是我国重要的地方黄牛品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DB52/T 1811-2024 关岭牛育肥技术规程》为科学开展关岭牛的育肥提供了技术依据。以下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规程规定,关岭牛育肥前应进行全面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是保证育肥效果的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牛只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续的育肥管理。
在饲料方面,规程推荐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方式。这种日粮由粗料、精料和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可以满足关岭牛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例如,育肥前期(150kg-300kg体重)的日粮中粗料占60%,精料占40%。
关于饲养密度,规程建议每头牛的占地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影响牛只的采食量和活动空间,进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和肉质。
对于育肥后期的管理,规程强调要适当减少运动量,增加休息时间。这样可以促进脂肪在肌肉中的沉积,提高牛肉的品质。同时,应逐步降低日粮中的粗料比例,增加能量饲料的比例。
在环境控制上,牛舍温度应保持在5℃-25℃之间,湿度控制在50%-75%范围内。过高或过低的温湿度都会影响牛只的舒适度和生产性能。
最后,规程要求定期监测牛只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体尺等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及时调整饲养方案,确保达到预期的育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