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百香果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质选择与处理、育苗方式、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范围内百香果种苗的生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assion Fruit Seedling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2/T 1814-2024《百香果种苗生产技术规程》是贵州省发布的关于百香果种苗生产的规范性文件。该标准对百香果种苗的生产流程、质量要求和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规定,旨在提高种苗质量和生产效率,保障种植业健康发展。
标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种苗繁育环境的要求。根据标准第3.1条,种苗繁育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且疏松肥沃的土地。土壤pH值应在5.5至7.0之间,并且要远离污染源。这一规定确保了种苗生长的基础条件良好,避免因环境因素影响种苗质量。
另外,标准第4.1条明确了种苗繁育的技术要点。包括选用无病虫害的健康母株作为繁殖材料,采用扦插或嫁接方式进行繁殖。扦插繁殖时插穗长度应在10至15厘米之间,保留2至3个芽点;嫁接繁殖则需选用抗性强的砧木与优良品种的接穗。这些具体的操作细节为实际生产提供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高种苗成活率和适应性。
在种苗出圃前的质量检验方面,标准第5.1条指出,种苗必须经过严格的检疫和检测。每批种苗都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茎干粗壮、叶片完整无损、根系发达且分布均匀。此外,种苗的高度应控制在20至30厘米范围内,地径不低于0.3厘米。这一规定从多个维度保证了种苗的健壮程度,为后续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准还特别强调了种苗包装与运输环节的重要性。按照第6.1条的要求,种苗包装时要使用透气性良好的材料,确保根部不被挤压受损。运输过程中要采取遮阳措施,防止高温暴晒导致种苗失水过多。同时,运输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少对种苗活力的影响。
通过以上关键条款的解读可以看出,DB52/T 1814-2024标准涵盖了百香果种苗生产全过程的重要环节,为从业者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南。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能够提升种苗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风险,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