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安全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管理流程、技术措施和保障机制。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安全运行维护工作及相关单位的参考。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af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Public Credit Information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106—2024《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安全运行维护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为保障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稳定、高效、安全运行而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文入手,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安全管理”部分,该标准明确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其中特别强调了人员管理的重要性,规定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安全岗位,并定期开展员工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最新的安全政策和技术手段。此外,还提出要对访问权限实行分级控制,对于敏感数据的操作需经过双重验证,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其次,“系统运维”章节中指出,必须建立健全的日志记录与审计机制。这意味着所有系统活动都应当被准确地记录下来,包括但不限于登录退出时间、执行命令等信息。这些日志不仅有助于追踪问题来源,也是应对突发事件时的重要依据。同时,建议采用自动化工具来辅助日常巡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再者,“应急预案”部分提出了具体的应急响应流程。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启动预案,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排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此外,还应该定期组织演练活动,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团队的协作能力,确保在真正危机到来之际能够迅速有效地作出反应。
最后,“数据保护”条款中明确了数据分类分级保护措施。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不同采取相应的防护策略,例如加密存储、脱敏处理等方式。同时要求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且保持异地容灾设施处于良好状态,以便在灾难发生后可以快速恢复业务运营。
以上是对DB15/T 1106—2024《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安全运行维护规范》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解读。本标准旨在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全面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安全管理水平,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