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柠条裹包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储存与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柠条裹包青贮的生产、加工及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rapped Silage of Caraga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426—2024柠条裹包青贮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柠条裹包青贮的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柠条裹包青贮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裹包青贮制作过程、裹包青贮质量评定等内容,适用于柠条裹包青贮的生产。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柠条裹包青贮”是指将柠条原料经过切碎、添加乳酸菌发酵剂等处理后,利用裹包机进行密闭包装,通过自然发酵制成的一种饲料产品。“乳酸菌发酵剂”则是指含有活性乳酸菌的微生物制剂,用于促进青贮发酵过程。
其次,在原料要求方面,标准指出柠条应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新鲜柠条作为原料。同时,柠条的含水量应在60%-70%之间,这样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和发酵。此外,还要求柠条中不得含有农药残留和其他污染物,确保产品的安全性。
在裹包青贮制作过程中,标准强调了几个关键步骤:首先是柠条的切碎长度,建议控制在2-3厘米左右,以便于压实和发酵;其次是添加乳酸菌发酵剂的比例,一般为每吨柠条加入100-200克发酵剂;再次是裹包的紧实度,要求在裹包时尽量排除空气,保证密封性;最后是发酵时间,通常需要30-60天才能完成发酵过程。
关于裹包青贮的质量评定,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包括pH值、氨态氮含量、干物质含量、粗蛋白含量等。其中,pH值应低于4.2,表明发酵充分;氨态氮含量不宜超过总氮量的15%,以反映蛋白质分解程度;干物质含量应在30%-40%之间,保证营养成分的保留;粗蛋白含量则应不低于8%,确保营养价值。
总之,《DB15/T 3426—2024柠条裹包青贮技术规程》为柠条裹包青贮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