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等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机构与人员管理、场所与设备设施、采购与储存、加工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废弃物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高等学校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其他类似的集中供餐单位可参照执行。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Food Safety in University Cante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132—2024 高等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是四川省针对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要的是5.1条关于食堂选址与布局的规定。该条款要求食堂应远离污染源至少25米以上,并且内部布局要合理分区,包括粗加工区、烹饪区、备餐区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外部环境污染以及不同操作环节间的交叉污染,确保食品从源头到成品的卫生安全。
接着看7.2条关于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的部分。明确规定所有员工需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并定期接受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这一措施旨在通过严格的人员准入机制和持续教育来提高整个团队的专业素养,从而减少因人为疏忽导致的风险。
再来看8.3条有关食品留样的要求。规定每餐次制作的所有菜肴都必须留样保存48小时以上,并记录相关信息如名称、数量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在发生食源性疾病时快速追溯原因,也是对供餐质量的一种自我监督手段。
最后谈谈10.1条应急处理机制。要求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启动响应程序,保护师生健康权益。同时强调平时要加强演练,确保相关人员熟悉流程,做到临危不乱。
这些条款构成了保障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基础框架,对于维护校园内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