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数据要求、安全要求、运行维护要求及性能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冷链食品追溯平台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Cold Chain Food Traceability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5T 131—2024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建设规范》是四川省针对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标准化建设提升冷链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以下将对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平台基本要求
标准中明确指出,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和查询等功能。平台需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要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相关要求。这意味着平台在设计时必须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和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数据采集与传输
关于数据采集,标准强调了关键节点信息的全面覆盖,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日期、保质期、批次号等基础信息以及运输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这些数据应通过物联网设备自动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上传至平台。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还减少了人为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
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
为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标准提出了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接口的要求。各参与方可以通过该接口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从而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追溯链条。此外,还鼓励构建跨区域的合作机制,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
用户权限管理
针对用户权限管理部分,标准规定了严格的分级授权制度。各级用户只能访问与其职责相关的特定范围内的信息,不得越权操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敏感信息被不当使用或滥用的情况发生。
监督检查与评估
最后,标准还特别提到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相关部门应当组织专业机构对平台运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整个体系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同时也要积极听取各方意见,不断优化和完善各项功能。
综上所述,《DB5115T 131—2024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建设规范》从多个维度出发,为构建高效可靠的冷链食品追溯体系提供了详尽指导。只有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才能真正保障公众健康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