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反恐怖防范系统中硬质隔离设施的管理要求、设置规范、维护与检查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涉及反恐怖防范的场所和单位对硬质隔离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28: Hard Isolatio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28—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8部分:硬质隔离设施》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它为硬质隔离设施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硬质隔离设施的基本要求
根据标准中的第5章,硬质隔离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强度以抵御人为破坏。这包括但不限于抗冲击能力、耐火性能以及防钻透特性。例如,对于人行道上的护栏,其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2米,并且需要能够承受至少150公斤的水平推力而不发生永久变形。此外,所有金属部件都必须经过防腐处理,确保在恶劣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安装与验收
在第7章中明确规定了硬质隔离设施从安装到最终验收的全过程。首先,在施工前需提交详细的方案给相关部门审批,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选址理由、设计方案图纸及预期效果等信息。施工期间则要严格按照批准后的计划执行,并定期向监理单位报告进度情况。竣工后由专业机构进行全面检测,只有当所有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规定值时才能予以通过验收。
日常维护
为了保证硬质隔离设施长期有效发挥作用,《规范》特别强调了日常保养的重要性。具体内容涵盖定期检查是否存在损坏迹象(如裂缝、锈蚀等),及时修复小问题以防演变成大隐患;同时还要记录每次维护的具体内容以便追溯。另外,在特殊气候条件下(如台风季节),还需增加巡查频率,必要时采取临时加固措施。
应急响应机制
最后,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快速反应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为此,《规范》建议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分工、准备充足应急物资储备以及开展模拟演练等活动。一旦发生紧急状况,能够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8部分:硬质隔离设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同时也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不断优化现有措施,共同构建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