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学校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的总体要求、人员防范、物理防范、技术防范、管理防范以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校、高等院校等)的反恐怖防范管理工作。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23: School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23—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3部分:学校》是杭州市针对学校反恐怖防范工作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人员管理方面,标准要求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具体而言,学校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并定期开展培训以提高其专业能力。同时,所有进入校园的人员都需经过身份验证,包括但不限于出示有效证件、登记个人信息等措施来确保安全。
对于设施设备的要求,则强调了监控系统的建设与维护。学校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视频监控装置,并保证这些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此外,在重要区域如校门口、教学楼出入口等处还应当设置金属探测门以及X光机等安检设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威胁。
应急预案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学校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置预案,涵盖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信息通报流程、现场指挥体系以及疏散引导方案等内容。并且要定期组织演练活动,让师生熟悉应对程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另外,关于信息报送机制的规定也十分关键。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者实际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学校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后续调查处理工作。
综上所述,《DB3301/T 65.23—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23部分:学校》从多个维度为学校提供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方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升校园整体安全性,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