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商场超市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人员防范、物理防范、技术防范、运行维护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商场、超市等场所的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14: Shopping Malls and Supermarket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14—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4部分:商场超市》是杭州市针对商场和超市这类人员密集场所制定的反恐怖防范管理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组织架构与职责
商场超市应设立专门的反恐怖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由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这一体系要求商场超市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确保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反恐任务。例如,安保部门负责日常巡逻和突发事件处置,人事部门则要配合完成员工背景审查等。
二、安全检查制度
商场超市需建立完善的物品安全检查机制,包括但不限于入口处的人身安检、随身携带物品的X光机扫描以及可疑车辆的底盘探测。对于大型活动期间,还应当增加临时安检点,并配备足够的专业安检人员。此外,定期开展内部自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排查潜在的安全隐患。
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
按照规定,商场超市内所有公共区域都必须安装高清摄像头,且录像保存时间不得少于90天。重点部位如出入口、停车场、电梯轿厢等还需设置全方位覆盖的球形摄像机。同时,监控中心应安排专人值守,及时发现并记录异常情况。
四、应急预案与演练
商场超市应当制定详细的反恐怖应急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更新。每年至少组织两次以上的实战演练,涵盖不同类型的恐怖袭击情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全体员工熟悉各自的应急角色和行动流程,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五、宣传教育培训
持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至关重要。商场超市可以利用晨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普及反恐知识,讲解如何识别可疑行为及正确报警方法。对于新入职员工,则需要安排专门的安全培训课程,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掌握必要的防护技能。
六、信息报告与沟通
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商场超市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汇报,并保持与相关部门的良好沟通协调。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现场原始状态,为后续调查提供准确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DB3301/T 65.14—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4部分:商场超市》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相关单位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共同维护公共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