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旅游饭店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的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运行维护及应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旅游饭店的反恐怖防范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System - Part 13: Tourism Hotel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65.13—2024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13部分:旅游饭店》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旅游饭店建立健全反恐怖防范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组织机构与职责
标准要求旅游饭店应设立专门的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其主要负责人和成员名单。领导小组需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反恐防范措施。同时,每个部门都应指定一名兼职或专职的反恐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协调工作。这些规定强调了领导层的责任意识以及全员参与的重要性,确保反恐工作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执行。
二、人员管理和培训
对于从业人员的背景审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标准指出,在招聘新员工时应当对其身份信息进行核查,并保存相关记录至少五年以上。此外,所有在职员工每年至少要接受一次反恐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内容涵盖法律法规、识别可疑行为、紧急疏散程序等。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形成一道坚固的人防屏障。
三、物理防护措施
在物理设施方面,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例如,出入口处必须安装监控摄像头并保持24小时运转;客房窗户应配备限位器以防止攀爬进入;地下停车场需设置隔离栏杆阻止未经授权车辆通行等等。这些都是基于实际案例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减少潜在风险点。
四、技术防范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安全管理变得越来越普遍。标准鼓励使用智能门锁、电子巡更系统等新型设备来代替传统的人工值守方式。同时建议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整合各类安防资源,实现信息共享与快速响应机制。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突发事件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应急预案的编制。标准要求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详细的处置方案,并将其细化到各个岗位和个人头上。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综合性实战演习,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团队协作水平。只有经过充分准备才能在真正发生危险情况时临危不乱,最大限度地保护顾客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总之,《DB3301/T 65.13—2024》为旅游饭店开展反恐怖防范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各企业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系,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