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扬子鳄野外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包括调查准备、现场调查、数据记录与分析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扬子鳄栖息地的生态监测、种群评估及相关保护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ld Survey of Alligator S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05-2024《扬子鳄野外调查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科学、系统地开展扬子鳄野外调查提供了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调查范围与分区
标准明确指出调查范围应覆盖扬子鳄的潜在栖息地,包括湖泊、河流及周边湿地等区域。调查需按地理特征划分为若干调查单元,并对每个单元进行编号管理。这有助于全面掌握扬子鳄的分布状况,确保调查工作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 样线设置
规定样线长度一般为2公里,间隔不超过5公里布设一条。样线应尽量避开人类活动频繁区,选择植被茂密或水体丰富的地段。这一要求保证了样线设置的科学性,能够有效捕捉到扬子鳄的活动踪迹。
3. 观察记录
要求详细记录观察到的扬子鳄数量、大小、性别比例等信息,同时记录其活动时间、地点及行为特征。还应采集粪便、毛发等非损伤性样本用于后续分析。这些细致的记录方法为深入研究扬子鳄的生活习性提供了可靠数据支持。
4. 数据处理
强调使用GIS技术建立数据库,将调查数据空间化展示。规定每年至少更新一次数据库内容,并定期开展数据分析,评估种群动态变化趋势。这种现代化的数据管理模式提高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5. 安全防护
特别指出调查人员在野外工作时必须穿戴防护装备,携带急救用品,并配备通讯设备保持联络。还要求熟悉当地环境,了解天气变化,避免单独行动。这些安全措施保障了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解读,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